第一篇:赴江浙主要丝绸专业市场学习考察调研报告
以“中国绸都”建设为契机,学习江浙先进经验,着力创建西部丝绸纺织服装城
——赴江浙主要丝绸专业市场学习考察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西部丝绸集散交易中心”的部署要求,最近,我局以“创建中国西部丝绸纺织服装城”为课题,由分管副局长李伟同志带队,组织市丝绸行办、南充光彩大市场、南充日报社相关人员,赴江浙主要丝绸专业市场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学习考察和调研。考察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浙江省杭州市贸易局、嘉兴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江苏省吴江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及中国丝绸城、中国茧丝绸市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理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我们采取听、看、访、谈、议等多种方式,重点了解了政府和职能部门对市场建设的理念、方针及扶持政策,参观了主要丝绸专业市场和一些丝绸纺织服装方面的展览(示)馆(厅),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将南充情况与三大市场进行分析对比、寻找差距,总结、评估南充丝绸产业优势,论证创建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以“中国绸都”建设为契机,学习江浙先进经验,着力创建西部丝绸纺织服装城的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江浙丝绸专业市场的发展态势及成功经验
(一)三大丝绸专业市场的发展态势
●杭州中国丝绸服装城位于凤起路以北,体育场路以南的西健康路、健康路及新华路一带。创建于1987年,现有600余家丝绸企业,主要经营各种真丝面料、丝绸服饰、丝织工艺品、丝绸旅游纪念品及丝绸坯料。产品远销欧美、港台及东南亚等地区。已成为浙江省、杭州市“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全国诚信规范市场,省、市级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文明规范单位。2014年被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国特色商业街”。
杭州中国丝绸服装城采用明清仿古建筑,以承办杭州丝绸博览会、杭州丝绸服装节、旅游文化节、丝绸特色展示为主体,经营面积2.7万平方米,年成交额122亿元,税收1000多万元。最近市政府计划再投资1600万元加强综合大楼、夜景灯光、背景音乐等硬件建设,将杭州中国丝绸服装城打造成杭州“生活品质”标志,千年“丝绸之府”和新兴的时尚名城。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经济开发区,1993年由中国经贸部批准建立,原来是国家丝绸交易垄断企业,旨在合理配置资源,组织交易,引导产销,探索中国茧丝绸流通管理的新办法,为中国茧丝绸行业的深化改革服务。2014年取消双轨制全面放开,转入市场机制轨道。现拥有国家资助建立的先进的计算机交易网络系统(金蚕工程)、营业用房、资金结算中心、仓储配套体系和信贷担保的融资、保证体系。
市场总占地面积约五万平方米。以茧丝绸为主、兼顾多种经营,允许除茧、丝、绸、绢纺、丝绸服装以外的其他纺织原料、染化料、面辅料、服装、纺织机械设备及零配件等在市场内经营。市场1994年投入运转以来,交易规模日益扩大,目前年交易量100多亿元人民币,已成为中国茧、丝、绸等方面的重要集散地,市场的价格、信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中国甚至国际丝绸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嘉兴指数”已成为世界茧丝绸市场价格的风向标。
●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位于盛泽镇东南面的姚家坝桥西,始建于1986年10月,1993年4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由吴江市人民政府主办。于2014年4月,进一步理顺了属地管理的关系,委托盛泽镇党委、政府管理。20年来,市场的服务体系不断得(来源:WwW.)到完善。市场配设工商、税务、公安、交通、城管、消防等管理部门,以及金融、电信、运输、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体系,尤其是电子商务、纺织科技、知识产权、外贸咨询等四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极大地提升了市场的服务功能。
市场仿照明清市集布局,拥有4家投资主体,设白坯、色坯、精品、原料和纺机5大交易区,占地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经营用房6549间,其中营业用房4764间,仓储用房1785间,来自全国各地丝绸纺织经营户3996家,云集从业人员2万多人。2014年实现成交额300.85亿元,成为内地丝绸化纤薄型织物的集散地和价格形成中心,名列全国纺织品服装市场第一位,被江苏省评为省级样板市场和苏州市诚信市场、文明市场。
(二)成功经验
通过对上述三大市场的学习考察,体会最深的是江浙人善抓机遇,高起点规划发展,深化改革,开拓市场,不断创新的勇气和理念。我们考察组认为,其主要成功经验归纳为以下四条:
一、有一个紧紧依托地方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市场的坚定目标。这三大市场的所在地都是国际国内较著名的“中国绸都”,历史悠久,丝绸产业优势明显,他们几乎一致的认识是:靠产业来支撑市场,用市场来带动产业,以大市场带动大产业发展。从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形成、繁荣、提升
第二篇:赴江浙主要丝绸专业市场学习考察调研报告
以“中国绸都”建设为契机,学习江浙先进经验,着力创建西部丝绸纺织服装城
——赴江浙主要丝绸专业市场学习考察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西部丝绸集散交易中心”的部署要求,最近,我局以“创建中国西部丝绸纺织服装城”为课题,由分管副局长李伟同志带队,组织市丝绸行办、南充光彩大市场、南充日报社相关人员,赴江浙主要丝绸专业市场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学习考察和调研。考察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浙江省杭州市贸易局、嘉兴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江苏省吴江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及中国丝绸城、中国茧丝绸市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理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我们采取听、看、访、谈、议等多种方式,重点了解了政府和职能部门对市场建设的理念、方针及扶持政策,参观了主要丝绸专业市场和一些丝绸纺织服装方面的展览(示)馆(厅),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将南充情况与三大市场进行分析对比、寻找差距,、评估南充丝绸产业优势,论证创建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以“中国绸都”建设为契机,学习江浙先进经验,着力创建西部丝绸纺织服装城的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江浙丝绸专业市场的发展态势及成功经验
(一)三大丝绸专业市场的发展态势
●杭州中国丝绸服装城位于凤起路以北,体育场路以南的西健康路、健康路及新华路一带。创建于1987年,现有600余家丝绸企业,主要经营各种真丝面料、丝绸服饰、丝织工艺品、丝绸旅游纪念品及丝绸坯料。产品远销欧美、港台及东南亚等地区。已成为浙江省、杭州市“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全国诚信规范市场,省、市级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文明规范单位。2014年被中国步行商业街委员会授予“中国特色商业街”。
杭州中国丝绸服装城采用明清仿古建筑,以承办杭州丝绸博览会、杭州丝绸服装节、旅游文化节、丝绸特色展示为主体,经营面积2.7万平方米,年成交额122亿元,税收1000多万元。最近市政府计划再投资1600万元加强综合大楼、 ……此处隐藏11872个字……弃因循守旧,小富即满,小富即安、按部就班的陈旧观念,我们应当顺应时代和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依托地方经济发展产业集群优势,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增强质监发展后劲;我们应当不断开拓进取,富而思进,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手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促进我市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把学习考察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是目的和关键。考察一路走来,干事创业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随处可以领略到他们的苦干精神和过硬作风,每到一处,都能深切感受到全国质监“一家人”的浓厚真情,他们的热情和真诚,在“吃、住、行”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真是令我们要好好学习,不断改进。针对办公室工作,结合考察感受,回来后我和同志们专门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创新发展的思路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努力在提高服务能力水平和队伍建设上迈出新步伐,以更好地服务于济宁市局跨越发展的大局。
一是要找准定位担当使命,在更高境界上认识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目前是总结“十一五”规划,科学谋划“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时期,是机遇挑战前所未有、形势复杂前所未有、风险考验前所未有的时期,是全面展开跨越发展新布局的时期,是发展境界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时期。对于新时期办公室工作,我感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一是位置越来越重要,办公室作为机关工作运转中枢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凸显。二是责任越来越大,如果我们工作好、形象好,就能为质监工作增光添彩;反之就会直接或间接地损害质监工作,办公室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每个同志肩上的担子都应该是沉甸甸的。
二是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做好新形势下的办公室工作。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任务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基本的途径是创新方法、提升能力。办公室人员要紧紧围绕市局跨越发展大局,自觉适应新形势下市局主要领导方式方法的新变化,努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实效性、主动性和灵活性,大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三是当好表率树立形象,按更高标准抓好新形势下办公室队伍建设。市局办公室的工作必须是一流的,市局办公室的队伍必须是一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必须做到。可以说现在基本做到了,但还要防骄破满,多看不足,力求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更全面,更加重视、更高标准地抓好新形势下的队伍建设。要按照省局“精心、精细、精准、精益求精” 的要求和市局张西周局长“高度重视细节”的要求,始终瞄准“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标杆,努力打造一支不负重托、堪当大任的高素质办公室队伍,使办公室真正成为人才聚集的平台、学习锻炼的熔炉,使我们的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五篇:随团赴江浙学习考察收获
随团赴江浙学习考察收获
根据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学习活动安排,2014年10月26日至2014年11月1日随开发区学习考察团到江苏的南京、无锡、苏州、江阴华西村及浙江的杭州等市学习考察,这次学习考察大开眼界,收获匪浅。长江三角经济快速发展,所到各市开发区各具特色,有些开发区的产业领跑全国,代表国家这一时期产业国际领先水平。有些市开发区在管理体制、产业布局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华西村这“天下第一村”名副其实。下面从学习考察的几个侧面结合开发区的“十二五”规划略谈感受。
一、所到江浙各市开发区值得借鉴学习的方面
(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是该开发区处于南京市城区,为便于管理,在行政体制管理上,开发区和城区的党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交叉任职,除行政审批外,开发区各项社会事务交由城区管理,开发区只负责招商引资和建设工作,避免承担社会事业而使开发区负重爬行,尤其在行政管理体制上,领导交叉任职使各项工作便于理顺,行政体制不设障碍,也没有障碍,行政顺畅,开发区一心一意做好招商和建设工作。二是该开发区在融资方面,由开发区直属公司上市融资募集资金搞建设。如该开发区高新科技公司于1997年上市,为开发区负责全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任务。该开发区从1992年设立至1997年高科公司上市,仅用5年时间,就打造出自己的上市融资平台,对此该开发区是全力倾注的。
(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无锡全力打造世界级开发区,在扩区上动作很大。扩区新增规划200多平方公里,产业定位打造“六个千亿元”产业,十分大气。产业布局为新能源、新材料等,该开发区提出按照国家发展战略首先转型某些产业,有些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导全国、世界潮流,如光伏产业等。
(三)“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大华西村全村人口3.5万人,即在华西村基础上把周边几个村纳入华西村范畴,形成现在的大华西村。村级集体收入可支配2014年计划实现50个亿元,人均劳动分配收入8万元以上。全村村民享受村委公共分配的高福利,仅体检费一项每人每年达到5000元,投资分红不计其数,户户有别墅,户户有存款数百万,家庭小轿车户若干辆,按此标准,该村已经进入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该村在村级管理和人力引进、使用、留用上,极具独到之处。村级领头人经济发展思路清晰,创新意识强,年年求新、求变,已从村级经济发展到现在的走向国际海运服务业和金融、投资业。
二、开发区“十二五”规划的点滴设想。
(一)产业定位不求全只求大。南京开发区产业定位三~四个,而我们开发区定位力求样样俱全,这样就不够突出主导产业。本人认为,按自治区、南宁市的全区、全市产业规划布局和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在产业定位上设三个即可:一是食品加工和生物制(医)药产业;二是轻纺(含有轻工机械)产业;三是综合类 1
(含家俱)。这样突出重点,前面1~2个产业,具配套容易,配套成本低。在招商上主攻食品加工和医药项目,这些都是开发区的资源优势,很能充分利用和发挥。相关配套产业如包装、物流等相应跟进。目标是做大一个食品医药产业,做强一个轻纺产业,带动综合类产业。“十二五”期间,形成“311”百亿元产业,即:食品加工及医药产业产值3百亿元,轻纺产业产值1百亿元,综合类产业产值1百亿元的发展目标。
(二)尽快完成国企改革和旧城改造任务。这两项工作是开发区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难点,工作量大,难度也大。从目前情况看,改革和改造的费用在加大,成本在增加,因此,晚做不如早做,这样既能加快推进城镇化,提升开发区形象,又能节约成本开支,解决难点问题,使职工享受到开发区改革发展成果,是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十二五”规划前三年必须完成这项改革和改造任务,把中心区职工安置好。
(三)努力打造融资平台。融资平台建设不仅是给企业一些资产、资金,然后以资产、资金抵押,以项目再融资,这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融资手段。但现在国家清理政府性融资平台,对融资平台有严格的制度要求。因此,企业融资平台必须参与投资经营,平台公司要有自己的主要产品,有稳定的主业收入,形成良好的资产和现金流,这些应是开发区重点考虑的。本人认为,要整合现在国有直属公司资产,形成集团公司,管好现有资产,包括农业资本,管委会不再增加注资,只给政策,用3年左右时间包装上市进行融资,形成投资-回报-融资上市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