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近年来,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领导下,及时理顺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打造“河南领先、国内先进”的花木强县这一目标,以中原经济区、生态南阳建设为契机,走绿色路、打玉兰牌,按照“城镇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村花园化、全域绿色化”的要求,以“十大园”和“百公里玉兰长廊”为重点,积极与精准扶贫、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观光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由种植辛夷“卖药”到培育花木“卖树”到打造集景观、休闲、文旅等一体化的生态观光苗圃“卖景”的产业“三级跳”,积极探索“规划引领+科研合作+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的科学发展道路。
一、产业现状
南召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是北树南迁、南花北移的天然驯化基地,能满足多种不同生态要求的树种生长繁育,是北方苗木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是中国著名花木——望春玉兰的原生地、主产区,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辛夷之乡”,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中国林学会命名的“中国玉兰之乡”,国际木兰协会授予的玉兰产业“卓越贡献奖”。我县连续多年被市政府授予“全市花卉苗木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南召玉兰培育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被授予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苗木类),南召县玉兰种质资源的调查利用与产业发展项目荣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南召玉兰也被评为南阳知名农业品牌、南阳农业十大品牌,授予神农奖。
目前,南召县花卉苗木面积已达到40万亩,产值30亿元,其中玉兰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位居南阳市第一、河南省前列。全县花木产业从业人员已达11.5万余人,花木专业合作社200余家,花木生产专业村55个,专业经纪人队伍6000多人,省级龙头企业9个,市级龙头企业10个,国家级花木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2家。初步形成了以玉兰花木为主、适应北方种植的多种花木并存、有较大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产业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规划引领
2012年,南召县聘请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专家高起点编制了《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在对国内外发展趋势、南召县发展现状,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玉兰为主打特色品种,采用“三区一道”的形式进行区域布局。“三区”即示范区、核心区和辐射区,“一道”指花木景观大道;示范区规划了八个花木示范园,核心区包括云阳、皇后、小店、城郊、留山等乡镇,辐射区为其余乡镇;花木景观大道即一条横贯东西的S331、两条纵穿南北的G207(南召县城)和S231(云阳镇)。规划经多次征求意见,于2013年4月顺利通过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农学部主任尹伟伦,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启翔,南召县县长王放,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院院长包满珠,中国花卉协会联络部副处长孔海燕,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马履一,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所长李丰军,河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杨秋生,河南省林业厅造林处副处长姚国明,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赵天榜,南阳市林业局副局长齐宗俭等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的评审,为南召县花木产业发展提供了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
(二)科技促进
近几年,南召县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开展了广泛科技合作,对南召玉兰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与南召县共建的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已完成选址、正在进行规划。
同时,为便于全国玉兰专家、玉兰代表城市(市花市树)、玉兰产业基地县、玉兰企业等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学习,汲取全国玉兰研究先进经验,提升南召县中国玉兰之乡、中国辛夷之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南召县作为发起人积极向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汇报建议搭建交流平台,举办中国玉兰研讨会及成立全国性的玉兰组织。2013年4月,在南召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南召)玉兰研讨会,此后分别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连续承办了第二届、第三届中国玉兰研讨会。2017年7月7日,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决定成立玉兰学组。2019年3月份,由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主办的玉兰种质资源保护与产业创新高端研讨会在我县成功举办。通过交流全国玉兰学术研究成果,探讨玉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与会专家对南召县玉兰产业的实地考察、把脉问诊和建言献策,有力地推动了南召县玉兰产业的发展。
此外,还积极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靳晓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青林、西安植物园研究员王亚玲、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研究员郑勇奇、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姜景民、美国乔治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资深教授)张冬林、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处长张东林、山东省林科院院长徐金光、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杨喜田、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此处隐藏5085个字……将南召打造成为南阳的后花园,吸引游客到南召进行生态旅游,观花爬山,身体亲近自然;进行文化熏陶,领略佛教和道教文化,心灵接受洗涤。
(四)面临的挑战(T)
1、区域竞争不断加剧。河南省,明确提出了要重点建设30个花卉生产强县的目标。其中,鄢陵、潢川、南召、镇平等县竞争最为激烈。鄢陵作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和“中国花木之乡”,定位为“北方花都”,要巩固成熟稳定的北方和西北花木市场。潢川作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中国花木之乡”,要建设豫东南最大的观赏苗木生产基地、北方四季常绿常青的观赏苗木生产供给基地。镇平作为“中国玉兰之乡”,要打造豫西南最大的苗木花卉繁育基地和河南省最大的玉兰基地。而南召县“中国玉兰之乡”命名较晚,在品牌、宣传等方面优势不明显。另外,从特色上看,鄢陵腊梅、潢川金桂、南阳月季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而南召县的特色花木——玉兰却和临县镇平相同,也存在着特色品牌的竞争。
2、产品价格分化严重。一些常规苗木品种价格触底反弹,大规格优质乔木和花灌木、色叶和观果品种、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功能型苗木、原冠苗和造型苗木、部分绿篱球类和色块苗新优品种需求强劲,价格上扬。同质化严重的中小规格苗和一些速生丰产苗行情低迷滞销;差异化、精品化、大规格高端苗木价格坚挺,供不应求。优质乡土树种,原冠苗、造型苗和彩叶观花观果苗木市场需求强劲,产销两旺;野生大树苗市场陷于冰冻。
3、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花木产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设施成本和技术成本。同时,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增加和农民工工资的提高,花木产业的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不断攀升。土地年租金由原先的每亩几百元涨到1000元左右,甚至更高,工人月均工资也由原先的1500-2000元上涨到3000元左右。
4、花木产品风险增加。花木的生产过程属于农业范畴,但消费则具有浓厚的文化属性,属于精神消费;相对于粮食、蔬菜和肉蛋奶,花卉消费属于短期消费、节日消费。花卉又是一种特殊的鲜活商品,具有极强的时令性;鲜切花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销售不出,就会变成垃圾。要求花卉产品实现目标花期和定时上市,这不仅对促成栽培技术要求很高,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五、工作谋划
(一)全力打造玉兰品牌
要充分发挥“中国辛夷之乡”、“中国玉兰之乡”、辛夷原产地等优势和影响力,通过举办玉兰文化节、研讨会、推介会和参加国内花木节会等全方位、多形式宣传推介南召玉兰,同时积极申报南召玉兰集体商标和玉兰品牌,进一步叫响中国辛夷之乡、玉兰之乡。
(二)加强玉兰资源保护
一是采取挂牌保护、培土护根、砌石加固、加强养护、明确责任、建档立卷等措施加强玉兰古树资源的保护。二是建立玉兰种质资源基因库,尤其是把濒临灭绝的品种及时的易地繁殖保护。
(三)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继续加强与高等院校、专家学者的联姻,聘请高级专家等,成立玉兰研究院,在对全县玉兰种质资源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药用、观赏、提取香料等不同目的有选择性的进行玉兰新品种的选育、繁育与推广。二是积极研究推广辛夷矮化栽培管理技术。三是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四)努力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积极打造以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玉兰花木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玉兰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二是积极打造以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南召华龙辛夷有限公司为核心的辛夷产业集群,并在香料提取、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努力拉长产业链条。三是发掘玉兰文化。我国玉兰栽培历史悠久,长达2500年。通过发掘关于玉兰栽培的记载、描写玉兰的诗词文赋、与玉兰相关的特有的民俗文化以及玉兰艺术作品等,打造玉兰文化产业。
(五)积极推进产业扶贫
一是开展花木企业带贫工作,要鼓励和支持花木企业、合作社,尤其是龙头企业、示范社积极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按照每带动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一定金额作为项目所在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折资入股企业,由企业每年按照补助资金总额6%的比例,作为资产折股收益给付种植地所在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扶贫开发工作。二是贫困户新建苗圃的按新发展苗圃面积给予一定的补助。三是充分利用与上海市、新郑市的林业结对,不断拓展以玉兰为主的花木销售市场,从而推进全县产业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