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与课改同行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家长应与学校合作,参与课程改革。这就要求家长应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同时,学校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创建平台,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课程改革,让家长与课改同行。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家长,资源
一、新课程改革中家长角色的现状
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经验表明:学生不愿意参加的教学改革必然是失败的,没有家长支持的教学改革也是行不通的。在走进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对家长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似乎应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家长同样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而且现在的大部分家长已从过去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到现在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又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家长们已经意识到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有社会适应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人,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越来越得到家长的认同。
二、家长应充当好几种角色
家长在充当好学校教育的“支持者”的同时,还应充当好以下几种角色:
1.家长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知情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家长拥有对学校课程的“知情权”,家长不仅应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而且要了解学校的办学宗旨、所设置的课程、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方式、评价方式以及学校教育发展的规划等等。
2.家长应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的责任,家长应主动从“支持者”转变为“参与者”,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直接为学校教育服务。
3.家长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监督者”。家长应有权对学校的收费、课程设置、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实施监督,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4.家长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决策者”。家长享有参与学校重大事情的决策权,与学校领导、教师共同研究学校教育问题,共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设计学校发展蓝图等等。
三、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与课程改革同行
家校联系是家庭和学校之间沟通、传递信息的方式,做好家长工作,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是学校教育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新课程改革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畅通家校联系渠道,研究家校沟通的方式,积极地采纳和处理家长的意见,对尊重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对学校和家庭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至关重要。
1.召开家长会。
这是一种最大范围让广大家长认知课改的最直接途经。这样既能快速有效地增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感,又能有机地把学校,社会和家族教育融合在一起,真正使家长理解学校,走进新课改,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
2.开设讲座。
新课程改革刚开始,有些家长还持观望态度,甚至有些担心。因此邀请专家为家长们讲座,解答家长的疑惑十发必要。通过讲座委员会广大家长真切感受到新课程的魅力和好处,从而更加自觉地关心和支持课程改革。
3.举行“家长开放日”。
新课程应当发挥家长的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一致,与教育内容相协调,促进教育方法以、手段上的互补。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走进课堂观摩我们的课程教学,在课堂上,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到孩子的表现,也有机会了解其它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学校也可以倾听到家长对新课程的感觉,并请家长为学校如何搞好课改献计献策,这对改进课堂环境,影响学校教学目标和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4.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内容可以是:“你是否了解一些关于课改革的情况?通过什么渠道?对孩子的近阶段学习的情况是否了解?有什么想法?孩子接受课改后,是否有些微妙变化?(特别是在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方面)对教师的一些做法,特别是教学方式等是否了解、有何看法?对新教材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如何?是否觉得孩子的身心健康情况比成绩分数更重要?对本次课程改革,包括对学校、教师等有什么意见、建议和希望?”通过这种问卷形式让家长明确新课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以对孩子正在或即将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充分了解家长们对实行新课程的态度、看法和意见。学校可根据家长们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研究各方面对课改的认识和要求,为制定和改进教育教学措施提供有效的第一手材料和依据,使教育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学生与家长的意愿和需求。
5.建立“档案袋”。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潜能、学习成绩、学习愿望和能力等,突出过程评价。在整个过程中,要真诚地请家长参与,争取家长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在档案袋中收集的材料,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完成,在教师和家长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己决定放入档案袋中的项目;每月定期请家长对档案袋进行阶段性激励评价;学期结束,学校,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反思,进行客观描述,对学生的考试结果等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分析报告。
6.家校互访。
这是一种建立在彼此间的互信和尊重基础上的有效方式。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难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结合实践,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对孩子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有效方法,把教育孩子纳入科学轨道。在与家长研究时,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发育、智力潜能、行为习惯、基础知识、爱好特长等多方面进行讨论,取得共识,然后找出孩子目前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再讨论教育方法。如果发现家长仅注意孩子的学生成绩,对其它方面从不过问时,我们就要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身体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行为习惯与学习成绩的关系、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关系等问题,以便改变家长的态度,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也要积极主动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增强参与的意识,搜集孩子的资料信息,及时走访老师,与学校“互通情报”,加强配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这样的家校互动,结果是既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孩子的成才、成功。
7.设立学期、学年评价表。
客观、全面评价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位置十分重要。让家长参与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是家长应有的权利,可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促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教师和孩子的成长,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家长参与学生评价,也增强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跟踪监控,有助于促进家长反思家教习惯的形成和科学家教能力的提高,为学校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服务。
8.家长上讲台。
新课程改革形式需要延伸和拓展。家长的阅历、职业、专长对学校来说是一笔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的不同背景、不同职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因此适时邀请不同的家长为学生讲课,可以对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行为产生良好的启示、启迪作用。这是一种言传更是一种身教,是一本不可复制、不可多得、不可取代的人生教材,也为学生与家长的相互沟通、理解,消除隔膜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9.家长论坛。
新课程为家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参与论坛,参与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参与自己孩子有关的一些活动(如手抄报、宣传报、书画作品展、实践活动等),让家长亲身感受到自己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的财时,正确定位,通过在论坛上家长间心得的门交流,感受的畅谈,思想的碰撞,经验的交换,更好地促进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学方式、育人方法的纠正和改进,利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提高和孩子的进步。
10.建立紧密性的联系制度。
在开发学生家长这一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有做好家庭与我学校联系纽带的强烈意识。尤其是在当今,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如果没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配合,没有老师与学生家长的真诚合作,是不可能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与渠道(如联系卡,电话热线,电子邮件,传纸条等),努力弄清楚每个孩子的家庭基本情况,因人而异地制订周密的与家长合作教育的工作计划,并在与家长合作中随时积累资料,勤于思索、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帮助老师共同教育孩子的作用,促使家长由原来的短期的教育行为改变为长期教育行为;由原来诉诸打骂的简单的教育方式改变为耐心的说服教育,使家校联系更加良性。
11.参与校本建设。
校本建设需要“博才众长”,需要“广纳贤言”。家长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将为校本建设提供丰富的参考素材和有益资料。因为在与家长的对话互动、信息交流和深度会谈中,在家长对课程改革的热情参与中,可以吸取他们在这进程中对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一些看法和想法,学校可利用这些意见或建议,进行教学的再研讨、管理的再修正和理念的再创新,以更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和家长的心愿。这是不断规范学校教学管理体系,开拓校本教研,促进教学优质华的又一途径。
四、家长成为课程资源的关键
众所周知,家长对教育理论的掌握情况,对学校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影响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唤醒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主体意识,提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能力。
1.家长素质应不断提高。
家长要参与学校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者,必须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一方面家长自身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学校应注重对家长进行培训,而且这种培训不能仅满足于教给一些家教方法,应更多地向家长介绍新课程改革的趋向、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加深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发展趋势的了解。
2.学校应逐渐走向开放。
现阶段,我们的学校还是比较封闭的,这种封闭的状态不利于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学校应敞开“大门”,将家长作为平等的教育合作者吸纳进学校中来,如:将课堂向家长开放,请家长走进课堂,与教师共同探讨教育问题;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领导、教师共同研讨教育工作等等,逐步形成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
总之,只要家长真正走进了新课程,课改就会顺利得以实施,只要家长们参与新课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新课程改革必将取得累累硕果。同时,家长角色要不断创新,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家长提出的要求,家长也只有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成为新世纪的合格家长。
参考文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