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确实需要温度,需要去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平时我们总是能听到各种和教育有关的言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需要耐心、细心、恒心”“教育要给孩子更多可能”,教育看似简单,实际却又是那么不平凡。
教育要让学生有“欲”。无“欲”则无力,无“欲”则无行,无“欲”则无趣。兴趣的起源是好奇,正因为有了好奇,让人生处处时时都可能充满情趣和味道。三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英语,这时的他们对英语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首先一定是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从视觉上、听觉上给予孩子享受。我积极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视频、动画歌曲等和家长孩子共同分享。在学习语音之前,我分享了一个phonics kids的视频,孩子们可以自行跟着视频学唱,在了解发音的同时还能学习新的词汇。每次语音课前我都会播放,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学唱的声音也特别响亮,脸上洋溢着笑容。还有的孩子和我说每次回家就会听一听,全部已经会唱了,里面的词也都会拼读了,所以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个班的孩子整体英语水平不错,而且部分孩子都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了书本内容,这就导致课堂对孩子们没有吸引力,导致孩子的学习乏味无趣?那就要进行分层教学。在课堂上拓展新的知识,比如水果单元话题学习的时候,在教学中我补充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词,我发现不少孩子听的十分专注,还纷纷做笔记,在表达的时候也能很快学以致用,用上新词汇。我想教育就是要面对每一个孩子,尽可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在关注学弱生的同时,也要关注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体验乐趣。
教育也是“慢”的艺术。每一个孩子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生活环境都不同,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按照自己理想的状态去发展。对于有些孩子我们要学会慢下来,给教育一些“可能和后劲”。班里有一位小陶同学,刚开始学习英语的他课堂无法集中注意力,似乎有点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脚步。我十分担忧,也经常和家长沟通,家长在家也是配合教育。到了三下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上课听得很认真,看到家长的留言也是反映出孩子在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比较高,每天的作业也能认真落实,成绩也是有很大的进步。在一次单元练习反馈时,我重点表扬了他,让他今后继续加油努力,我看到他下课后蹦蹦跳跳地和好朋友去分享这份喜悦。是呀,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的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
教育是爱的事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老师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力,所以爱学生是源于职业本能的。老师要拥有这份爱就要接纳不同个体的学生、接纳学生不同的个性。班级里有一位小张同学,十分活泼可爱,但是却有点多动症。课堂上的他无论如何提醒总是无法专注。但是这样的孩子又不能言辞犀利地批评,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我发现每次这个有个性的孩子见到我都会亲切地跑到我的面前向我问好,我感觉他是喜欢我的。所以每次课后我都会摸摸他的头,耐心地询问他最近在家的学习情况,给予他关爱。从和他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其实很喜欢英语,也想在英语上取得优秀的成绩。所以每次我都会给他定个小目标,比如说课堂上能坐端正听讲了,就奖励一张奖卡。他很喜欢模仿,故事表演得特别棒,在课堂上我就给他机会在同学面前展示,给他信心。期末阶段,他自己主动来询问我是不是只要他每天坚持认真朗读,期末就可以取得优秀。我给予他肯定,给予他鼓励。我相信只要我有足够的爱去关心他,去温暖他,他会有所进步。在期末阶段他也如愿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孩子,但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不忘自己的初心,不忘自己的那一份教育情怀,用心做教育,传递温度与热量。做一个温暖人心的教育者,才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