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我的家乡,我的四十年

时间:2024-01-18 12:21:24
我的家乡,我的四十年[本文共2022字]

我的家乡,我的四十年

四十年,足够漫长;四十年,又极为短暂。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四十年,也是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四十年。对于大多数像我一样的普通人来说,最直接的变化,莫过于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了。四十年前我还没出生,听妈妈讲四十年前小村庄没有瓦房,没有机械的喧闹声,也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清晨的乡村显得宁静而淳朴,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一会落在屋顶上,一会落在树枝上,一会在空中飞来飞去,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给孩子们增添了些许乐趣。大人们扛着铁锹,推着木车,骑着唯一的交通工具,永久牌28大杠自行车,穿梭在土路中 。 1978年,我出生在昌吉二六工泉水村,一个仅有6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村里大多数人家住的都是土坯房,条件稍好些的,住的也是半砖半坯的房子。屋子里盘着火炕、土灶和土火墙。土火墙的顶上放一个白瓷碗,盛着半碗煤油,系上粗线绳,这样的煤油灯就是家中唯一的照明工具。屋子外面盘着灶,灶旁边放着一架风箱,平时做饭就在这里做,风箱前后一拉,火呼呼得就大了起来。那时,没有自来水,全家的生活用水都要到深达6、7米的井里去挑家里的菜也总是不够吃,每次吃饭时我总是只夹菜,爸爸就用筷子拨我的筷子说:“别总吃菜,多吃干粮。”以至于到现在,我都还有心结。

那时农村最基层的生产组织是生产队。由于土地所有权归生产队所有,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并不高,大家干活出工不出力。庄稼长势也不好,自然分到各家的粮食也不多。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这次划时代的会议正式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由此,农村迎来了新篇章。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不仅对土地有长期的使用权,而且对地里的收成享有分配权。我清晰地记得,那时家里分到了一头小毛驴,这头小毛驴就成为了我们这个家的主要劳动力。父亲那时只身一人从河南逃荒来到这里,作为一家之长,带领着我们,忙前忙后,播种、锄草、秋收。那时我还在上小学,课余时间也不闲着,跟着父亲一起锄草、间苗、栽红薯、刨红薯,还牵着小毛驴拉碾子,为小毛驴拔草料。父亲为了改善家中的生活情况,还盖了4间猪圈,养起了猪。

   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听说要安电灯,村里人都纷纷赶来,坐在土坡头上看着工人们干活,心里又期待又激动,我和他们一起看着工人们挖土坑、埋电线杆、再架线到另一个小土坡。终于,电灯安好了,即使彻夜读书,早晨起来也不再有被煤油灯熏过的痕迹。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村里有了第一台电视,是一位邻居叔叔家买的,为了能看电视,一到晚上全村的人都会到他家去。那时热播的电视剧是《射雕英雄传》,每天放学后晚饭还没吃完,我就赶忙跑去邻居叔叔家看电视,由于我个子小,人又多,我就努力在大人群里钻着看。有一次,电视边上放着一盆鲜人掌,我没留心,结果腿上扎满了刺,拔也拔不下来,疼得我直哭。后来,我家条件好了,也拥有了一台自己的电视。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在我们的努力奋斗中,全家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如今,黑白电视机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彩色电视机从模拟到数字不断发展,显示器由球面到平面,大屏幕等离子、液晶、背投、立体、高清晰度等彩电技术的更新换代,令人目不暇接。村里昔日的土坯房也早已没了踪影,砖瓦房和二层小楼房拔地而起,砖瓦房也一改往日的红砖外漏,而是以精致的瓷砖或大理石外贴代之,显得整齐而典雅。村里楼房或欧式或简约的装修风格与城里相差无几,曾经泥泞的土路也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路旁已是树木成荫,百花齐放。“天晴一身土,下雨一身泥”的日子也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到了我上初中时,要到离家10里以外的学校读书。三年的初中生活令我印象深刻。学校绿树成荫,砖瓦教室连成排。宿舍是用洋灰磨的大通铺,表面磨得亮晃晃的,有些小坑,每个同学上学时都带一个草褥子。住宿的学生很多,睡觉的地方有限,所以每个人基本都不能平躺,侧着身子一个挨着一个。夏天的夜,跳蚤也很多,它们藏在被子里,衣服上,叮咬同学们,有时我们一晚上也睡不着。有次,大家睡得正香,滴滴答答的水淋在脸上,醒来一看,连被子都湿了,才知道原来是下雨了。大家就裹着干被子一角蜷缩在角落里,静听着,雨水滴向脸盆里“嗒嗒嗒”的滴水声,一直到天亮。早上,能吃上白面馒头是大家最幸福的事,馒头数量有限,大家早早就去排队了。冬天的晚上很冷,即使穿着衣服睡觉,也会冻得上牙打着下牙。家景好一点的学生,穿着一件丝棉棉袄,带着电热毯,那时,要是有一件大棉袄穿,该多好呀!

时光荏苒,40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村里人从吃不饱饭,到家家有车有房,随着庭院经济的发展,村里人都办起了农家乐招揽游客,如今的小村庄可谓是天壤之别。经过40年的努力奋斗,我们终于从“温饱线”上迈进了富裕之门。我也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一跃跨入了中年人的行列。家乡,是一个我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是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伴我一起成长的地方,是一个凝结了我太多情感的地方,是永远存留着我美好童年记忆的地方。我,从这里出发,从这里起步,多年以后,我仍然认识她,却不再熟悉她了,她巨大的改变,让我找不到原来的回忆,却为她的繁荣发展感觉无比欣慰。弹指一挥间,40年过去了,如今我开着小车行驶在家乡宽阔的马路上,感叹着家乡天翻地覆的变化,勾起了我对这生我养我家乡的怀念之情。

我记录的这段与我有关的童年记忆,是对家乡的一份惦念,也是对久远记忆的一次唤醒,点点滴滴都饱含着对家乡的期盼和祝福。我将带着这份期盼与祝福继续憧憬着,我的下一个四十年……


《我的家乡,我的四十年[本文共202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