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关于人社扶贫工作的情况汇报2篇

时间:2024-04-02 20:29:21
关于人社扶贫工作的情况汇报2篇[本文共5804字]

近年来,区人社系统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扶贫开发、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就业先行”,实现扶贫培训和保障就业“全覆盖”;坚持“民生为本,保障为重”,积极推进贫困户全员参保,确保“应保尽保”,实现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全覆盖”,助力脱贫攻坚,为实现“精准扶贫、保障脱贫”总体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工作成效及措施

(一)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力促贫困户稳定就业。2020年区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力共计57317人,比2019年的55955人增加了2%;截至目前,认定扶贫车间共计143个,带动劳动力就业5957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达到30%以上119个,占扶贫车间总数的83.2%,共计带动贫困劳动力3186人;培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2期共计201人,带动贫困户1322人;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17310人,就读技工院校1285人,参加过招聘会或得到过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信息推荐等就业帮扶48456 人,享受创业扶持9750人,全区外出务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7120人享受了交通补贴。

1.搭建两个平台,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是搭建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通过“以户为单位,一户一表、入户调查”的方式,全面收集农村劳动力基本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有力夯实精准帮扶基础。截至7月底,经管理信息系统共录入57317条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信息。二是搭建村级就业社保服务平台。按照“有人员、有场地、有设备、有流程、有网络、有经费”的“六有”标准建设300多个村级就业社保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区、乡镇、村”三级联通的公共就业社保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劳动力信息登记录入、企业用工信息发布、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求职登记等服务,打通服务群众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2.创新工作模式,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一是对有培训和转移就业意愿的易地搬迁农户,通过“师带徒”“订单式”“定向式”等方式开展培训,帮助其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提高其就业能力。二是对难以外出就业的群众,为其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就近安排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或附近的扶贫车间、乡村公益性岗位工作。三是对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群众,通过开展创业培训,并提供开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咨询、后续跟踪等就业创业服务,在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场地租金减免等方面给予扶持。

3.拓宽就业渠道,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一是发展就业扶贫车间,实现家门口就业。近年来,全区充分利用乡镇(村)闲置土地、房屋等创办工厂式、居家式、种养式、乡村旅游式扶贫车间,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加劳务收入。二是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实现托底安置就业。全区遵循“因地制宜、因事设岗、以岗定人、因岗定责、属地管理、就近安置”的原则,倾力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通过托底安置,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三是鼓励扶持返乡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及时兑现企业吸纳就业奖补、务工人员就业奖补、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者可享受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四是深化劳务协作,实现有组织转移就业。深度挖掘区内企业、扶贫车间和项目建设用工需求空间,对已经返乡外出务工人员49750人进行分类统计,其中有意愿到区内就业2712人和未明确求职企业2248人,把人员名单精准推送给企业,推广网络远程面试,确保农民工“求职有门、就业有路”,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推进区域间和区域内劳务协作,开展有序劳务用工,扩大就业渠道。今年疫情期间,开展“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开通省外输送“直通车”10余批次输送务工人员7905人,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1721人。

4.科学开发岗位,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施兜底安置就业。开发一批护村、护路、护林、保洁、养老护理、村(社区)劳动保障信息员等公益性岗位,重点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截止目前,针对就业困难贫困家庭已开发安置公益性岗位4159个。

5.组织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一是以农村未就业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大力推进就业技能培训。对全区农村劳动力、贫困劳动力进行了培训意愿摸底,针对不同培训意愿与乡镇积极联系对接,对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采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在原有焊工培训、烹调师培训、汽车驾驶C1培训、电动缝纫工培训、香菇种植培训等专业基础上,又与社区和社会培训力量合作,创新拓宽了美容化妆、美甲纹绣、西点烘焙、月嫂育婴师、叉车等培训专业。自2014年组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至今,共计培训40561 人,其中贫困劳动力培训12481人。二是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及贫困家庭子女为重点,实施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区2017-2019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1006人,其中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有898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有54人,44人已参加了岗前培训入职工作,4人因病无法培训,6人无培训意愿,培训率为100%。三是以已就业劳动力为重点,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020年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共计7523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人员培训2213人次,非贫困劳动力人员培训5209人次;易地搬迁安置人员培训246人次。2020年公共卫生辅助服务员培训共报名9001人,现先后正在进行线上培训中。

(二)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确保贫困户老有所养。区紧紧立足“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目标,结合“全民参保”计划,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扶贫政策宣传和参保登记服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应保尽保”、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代缴保费“应缴尽缴”、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应发尽发”。截止目前,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231户162904人。其中:16周岁以下(2004年7月以后出生)30685人;60周岁以上(1906年6月以前出生)35584人;16至59周岁96635人。区16周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3011人中,剔除全日制在校生7658人、现役军人46人、死亡42人、动态新增1人因精神障碍户籍正在办理共计7747人,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25264人,已参保125264人,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全覆盖。

1.“新增一个,纳入一个”,确保“应保尽保”全覆盖。严格立足部门职能职责,严格“全民参保”计划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扶贫政策宣传和参保登记服务,认真做到“新增一个,纳入一个”。截止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符合参保条件人员125270人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全覆盖。

2.“符合一个,代缴一个”,确保“应代尽代”不遗漏。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要求,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实行“扶上马送一程”,“符合一个,代缴 ……此处隐藏752个字……/p>

(一)进一步搭建政策扶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三大平台”,推进全民就业创业。一是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完善就业资金管理、创业担保贷款、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保补贴政策,狠抓政策落地,将政策用好用足。二是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推进创业公共平台建设,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多层次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努力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三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援企稳岗,化解结构性失业风险。完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推进失业监测预警工作。

(二)进一步突出劳务协作、劳务输出、技能培训“三个重点”,大力提高就业水平。一是积极联系区内外,强化劳务协作,“一对一”组织劳务输出,科学开发岗位,力争有劳动力的家庭实现1人以上稳定就业。二是组织区内企业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加工点,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种植养殖等,引导其在就近的农家果蔬示范园、综合农贸市场等自主就业,特别抓好易迁安置贫困户后续帮扶就业,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三是加大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宣传,营造共同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浓厚氛围,强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两后生”专项培训,及时落实培训补贴,实施“一户一人一技”计划,提升贫困人员就业能力,普遍提高就业质量,促进稳定就业。

关于人社扶贫工作的情况汇报2

2019年以来,市人社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始终将促进就业与精准脱贫相结合,以促进贫困劳动者就业创业为抓手,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突出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开发就业岗位、实施技能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等切实帮扶举措,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

一、近三年来扶贫工作情况

就业扶贫方面,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新增就业6096人,举办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6场,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奖补9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就业创业培训2569人;扶贫专岗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累计1457人次,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457人次。在社保扶贫上,全市累计为35378人次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代缴金额累计707.56万元。在技能扶贫上,全市建档立卡“两后生”33人(其中实现就业20人、继续升学2人、无培训意愿3人、剩余8人),接受职业教育技能培训8人,比例达100%。

二、2019年扶贫工作情况

(一)就业扶贫落到实处

一是积极开展就业转移扶贫工作。加强岗位信息收集整理,对本地企业缺工岗位进行统计分类,筛选出适合扶贫对象就业的工作岗位,鼓励企业招收贫困人员就业加强就业信息的宣传对接。结合每年开展的“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扶贫对象搭建用工对接平台。2019年,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会6场,提供岗位1468个,组织贫困人员1193人次参会,现场达成意向人数1083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新增就业1803人。

二是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就业创业培训。联系就业训练中心,汽车运输公司汽运驾驶员培训学校,万通职业培训学校,以及汇泉家政培训学校,组织并实施,根据精准扶贫户情况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同时根据赤壁市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建设指挥部要求,在全市各乡镇办事处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农村实用培训,并落实培训政策补贴。全年组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就业创业培训1456人,发放补贴49万元。

三是扎实开展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 根据市政府批示,为解决精准扶贫劳动力就业困难的问题。年初我们计划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未就业劳动力1705人,纳入就业援助,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截止目前已安置1457人(异地搬迁8人),其余未安置人员主要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已实现再就业。

四是积极开展就业奖补工作。为鼓励企业吸纳精准扶贫对象实现就业,根据鄂财社发[2017]102号文件关于印发《湖北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我局对全市吸纳了精准扶贫对象实现就业的企业进行奖补,受理资料119份,经初审复核其中有22人不符合补贴条件,对剩余的97人,按每人补贴2000元计算,发放194000元。

(二)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应保尽保

一是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根据部、省、市多级部门对养老保险扶贫工作的多次动员部署,我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增强责任担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如何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展开讨论。

二是把握节点,逐一销号。根据省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我局10月份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安排,为确保12月20日前全面梳理全年代缴情况,完成最后兜底,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别明确了分管领导、责任人和工作期限。

三是分类复查,全面复审。为迎接2020年的扶贫工作全面验收,我局决定开展扶贫工作“回头看”,分年度、分类别进行数据重新比对和清查,按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的总体要求,进行全面复审。

2019年,我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员34680人,除不符合参保条件(在校生、16周岁以下等)6621人外,28059人已全部参加社保,代缴15843人(含42名外地参保人员),代缴金额316.86万元。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享受社保待遇达8724人。

(三)扎实推进“两后生”培训工作

我市2019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两后生”共26人,前期已组织专班,采取下乡入户,走访调查了解详细情况。综合各“两后生”的培训需求和意愿。26名“两后生”中,实现就业20人、继续升学2人、无培训意愿3人、有培训意愿1人,目前该名“两后生”正在赤壁市就业训练中心学习中式烹调师,培训率达到100%。

(四)做好驻村扶贫工作

2019年,我局严格贯彻落实全市精准扶贫工作部署, 结合我局职能,紧紧围绕“精准识别”、“就业扶贫”、“基础扶贫”的宗旨,做好驻村的扶贫工作。

一是落实就业扶贫政策。①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就业创业培训 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术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结合我市产业结构及用工需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②积极开展就业转移扶贫工作。结合每年开展的“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扶贫对象搭建用工对接平台,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意愿赴企业就业 。

二是加强贫困人员产业帮扶。针对各村具体情况,组织贫困人员开展小龙虾养殖、水稻再生技术、科学养鸡等方面培训,达到授人予渔的目的。目前已帮助驻村兴办楠竹拉丝厂一家、鳝鱼养殖基地500个网箱、优质水果基地200亩。

三是夯实基础脱贫致富。通过完善党员群众活动中心、解决村民自来水管老化、道路建设、灌溉明渠、翻建晒谷场、安置工程等基础建设,解决驻村饮水难、出行难、灌溉难等问题,为做好“两不愁、三保障”打下坚实基础。

《关于人社扶贫工作的情况汇报2篇[本文共580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