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经验做法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进程以来,江苏民营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限制到允许、再到鼓励支持的跨越式发展,规模比重不断提高,经济总量更是长期占领江苏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江苏工商联统计,近年全省超五成的GDP、六成的税收、七成的企业研发投入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八成的新增就业岗位、九成的高新技术产值来自民营经济。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民营经济依然逆势而发,对江苏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9%,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达55.9个百分点,创改革开放42年来的新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正本清源、举旗定向,回应社会重大关切,为新时代怎么看待民营企业、怎么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了根本遵循,既是新时代发展民营经济的“宣言书”,也是稳定民营企业的“定心丸”。
江苏在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展本省民营经济中的一些认识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一是进一步深化民营经济是江苏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在民营经济定位上提出“四个重要”的新论断,在民营企业的属性上作出“自己人”的新表述,都向全社会传递了比黄金更重要更珍贵的信心。面对杂音噪音,总书记的话为民营经济敲下了响亮的“定音锤”。在江苏,民营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近两年来,江苏省聚焦经济体制领域深化改革,全方位支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把建立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作为重点内容写入省“十四五”规划,在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时,列出任务清单和项目库,积极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项目建设。
二要在把握规律中推动民营经济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为发展相对快的省份,江苏民营企业对总书记所说的“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遇到得更早、感受更深。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企业自身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不够、适应不够的原因,也有政府自身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把握不够、运用不够的原因。
为应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江苏陆续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的实施办法》《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重点在市场准入、融资贷款、要素使用、和招投标隐形壁垒等方面解决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痛点难点。
三是把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作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
为了给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江苏着力构建“四个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亲清和谐的营商环境、简明有效的政策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搭建“五类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产业链精准对接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专利交易平台、政府服务快速反应平台),努力把“市场的冰山”化为“市场的海洋”,把“融资的高山”化为“融资的高地”,把“转型的火山”化为“转型的动能”。
四是着力建设一支勇立市场潮头、走在发展前列的新时代苏商队伍
苏商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重要群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在40年的创业历程中,苏商形成了专注实业、坚韧执着的精神气质,近年来,江苏注重培养“五有”(有立场、有思想、有情怀、有坚守、有匠心)新时代苏商,努力让苏商队伍成为代表中国企业发展高度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