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时间:2024-04-07 10:19:20
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本文共7654字]

第一篇: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于丹的“《论语》心得”是本学期我校规定的必读书目之一,全文是用七大部分来解读《论语》的,分别是“天地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 “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及“人生之道”。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体悟经典的普适智慧。同时为她的这种崇高的境界而感动。

同时让我们领略到有这样一种智慧,那就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对自己工作和朋友的理智看待。人生不得意事常八九。那么如果人生有了缺憾之事,如果我们遭遇不得意之时,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呢?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能有什么启示呢? 书中令我印象较深的是《于丹〈论语〉心得之二——心灵之道》。“每个人一生中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说:“一个人能够听你讲道理但是你没去跟他讲,就叫“失人”,你就把这个人错过了,不好相反,假如这个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讲道理,那就要“失言”,也不好。所以这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自己交流,也可以和他人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有个敞亮的心怀。

这种心境和胸怀,既可以弥补先天的遗憾,也可以弥补后天的过失;同时能使自己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使自己生命饱满、充盈,让自己有一种大欢欣,让自己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让自己的每天进行着新鲜的轮回,并且把这些新鲜的养分疏导给他人。于丹教授同时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看待这些事实的态度。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人在社会上,要使自己做过的事都经得起推敲,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人们对你的看法,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对自己严格一点,对别人宽容一点。”

于丹老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同时让我们领略到有这样一种智慧,那就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对自己工作和朋友的理智看待。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 于丹教授在书中提到“我们见到一些老师声色俱厉,经常指责他的学生不该如何,如何。那是这个老师没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其实想想也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孩子有个别差异,大家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贤人只有七十二”,其余那些学生也是孔子这位千古圣人的缺憾,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孩子的个性特长,对发展慢的孩子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于丹说,“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孔子讲求的是“恕”,是心灵上的一种平和。这一讲给我心灵上极大的震撼,它像一剂良药,清凉,让我有一种直澈心肺的感觉,它告诉我应该如何去生活,如何对待自己。我知道了生活的方向之后才能给孩子们指引方向,才能帮助他们成人、成材。

作为一名小学的教师,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并用自己良好的素质去影响学生与家长。我们教师的整体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虽然家长对其子女的影响也十分重要,但我们教师应该利用学校这个有力的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来改变学生的基本素质与学习方式。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要去抱怨,而要有责任,首先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做师德的表率,以师风、师魂,坚决抵制一切有悖师德的行为。用自己良好的师德,去感染和带动周围的教师,甚至学生与家长,做到一个教师就是一面旗帜。

“道不远人,温暖人心”这是于丹教授对《论语》这部伟大著作的评价,在这里我引用于丹教授的名言来表述我内心对《论语》所树立精神的仰慕,同时对于丹教授可以以如此生动却又不乏深刻哲理性的方式来对象我这样的人进行思想上的洗礼表示尊重和感谢。以上这些是我读了这本书,我的心灵产生了一些触动,触动着我不得不寻找自我的坐标,触动着我寻求快乐的生活,触动着我做淡定从容、心平气和的教师。

第二篇: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假期中,我读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中的“《论语》心得”我听的不完整,有了一些了解。从心底讲,很欣赏于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知性女子气质,侃侃而谈间流露着一个学者的聪明睿智,从容自信。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尤其一些古文,还没读懂的感觉。读第一遍,虽然有些不流利,但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又读了一遍,随着阅读的深入吸取着更多的心灵鸡汤。我觉得读了这本书,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中,曾以一个空杯子作比喻说明了“致虚极,守静笃”的人生感悟,给了我很大启发。所以我今天就想以“杯子”为题来谈谈的学习体会,只是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谈杯子,做人常怀谦虚之心。

就从这只空杯子谈起。“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空杯子之所以能盛水,就是因为它的虚,它的不满。由这只杯子我想到做人,就应常怀谦虚之心,只有常怀谦虚之心的人,才能包含更多。

我校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学校中资历比我深,能力比我强,学识比我渊博,处事比我练达的大有人在,所以我更要以谦虚之心,多看、多听、多学、多想、多反思、多积累。在学校中,我曾担任过不同年级、班级的教学,每一段岗位经历,对我而言都是崭新的一段人生体验。就如同这只杯子,它曾经装载过我的喜怒哀乐、得失成败,如今我要再一次倾空它,为新学期的教学留出空间。

二谈杯子,看人切记一分为二。

当你往杯子中注入半杯水时,你看到了什么?有人看到了它空的一半,也有人看到了满的那一半。心境的不同,决定了眼光的不同。

作为教师,在学校里肯定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学生,他们就如同这装了半杯水的杯子,有的深一些,有的浅一些。当 ……此处隐藏2717个字……了。是的,曾经我也觉得自己很辛苦,自己的工作确实比别人多,当时,我想自己并没有摆好心态,我没有用那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但是,慢慢地,我学会了适应,学会了努力,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我的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少了些抱怨,多了些快乐。我想,这正是于丹的《论语心得》带我走进了这种境界,使我的心胸变得宽阔起来。当工作上出现坎坷,一定要学会坚强,心灵想到的不是给自己带来多少麻烦,而是自己又从中学习了多少。圣人的光芒就在这里,他们可以生活得并不富裕,然而他们却懂得什么是生活,怎样去生活。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于丹老师讲的一个个小故事,其中都蕴涵着生活中最朴实最真实的道理,我也常常沉寂于这些故事,引人入胜,看着看着,自己就慢慢懂得了于丹老师是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于丹老师的水平是如此让人折服。当我们逐渐把自己融入书中的时候,我们就仿佛开始与于丹老师进行对话,那是一种相当幸福的感受。从她的故事中我们获得了多少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苏轼与佛印的故事,心里有眼中就有,我们眼中满是嫉妒,都是不公,我们的心中也就只有这些,是豁达不起来的。是啊,心里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心中如果有的是孩子的优点,我们看到的就是孩子的长处;如果心里都是对孩子的挑剔,我们眼中的孩子自然就不称心。回归到我们现在的教学,又有多少老师能做到彻底地看到都是孩子的优点呢?我想,老师或多或都会对学生存在这么一点那么一点的挑剔。其实,我们缺少的是一种爱,更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因为没有这双眼睛,所以我们的心里就有了更多的不称心。就是这样一个个精简的小故事,通过于丹老师的解读,让我们从对人、对己、对物都有了一个明确的原则,做起事情来才会有条理。通过自己不太深刻的感悟,我明白了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在告诉大家要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学会善待别人;学会选择朋友;学习做一个君子;学习面对困苦;学习自信和诚信等等。

真的喜欢于丹的《论语心得》,喜欢书中透露出来的那种快乐的生存态度。因为接触了这本书,真正认真读了这本书,我的心也因此变得从容豁达起来。现在,我的生活中很少有悲哀,我的每一天都是笑呵呵度过的,我学会了从容宽大,也因此渐渐地长大了。于丹称自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她的乐观带动了国内外许多人,使我们大家也学着乐观起来。我们用最快杰的方式去读懂这种对人生的态度,使自己学会了好地对待人生。我们用孔圣人的话理解生活,努力创造自己的快乐人生!

这就是论语,这就是圣人的智慧,也就是于丹和她的《论语心得》教会我们的东西。让我们在圣人的智慧照耀下学会怎样去工作,怎样去生活,追求到我们所要追求的快乐人生吧!

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五篇:读“于丹《论语》心得与感悟”体会

读“于丹《论语》心得与感悟”体会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两千五百年来,穿越历史的长河,以她简洁、朴素的智慧,影响、感悟着中国历朝历代的人们,今天也在影响着我们。

回过头细细想想,上学期间我们就断断续续接触过孔子《论语》中只言片语,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十而立”等等,囫囵吞枣不甚理解。古诗词学的不是太好,总觉得《论语》读起来很难让人理解,感觉有点苦涩、难懂,所以一直都没有深入、系统地去学习。

适逢公司推荐学习于丹教授《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论语〉感悟》这两本书,被于丹教授白话诠释孔子那些晦涩难懂的经典思想、智慧所感动,读完《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论语〉感悟》这两本书,对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及智慧之道、学习之道、孝敬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有一个彻头彻尾的领悟和心灵的震撼,收获颇丰,更让人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认知,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理念,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当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

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用乐观的精神去面对世界。其次,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一味地悲观、哭泣而不去面对现实只会增加自己的痛苦。于丹教授书这两本书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即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现代人太需要心灵快乐的生活了。这无疑是给我们这些在尘世忙碌奔波的人们送来的一碗心灵鸡汤。

书中感悟最深的是一则佛家小故事: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

在现实生活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生活得不够欢欣,

不够幸福?总有很多的困惑尤其是年轻人,一些人或一些事总让你感到不平,那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看物质太多,看心灵太少。人们也总喜欢比较,看见别人的别墅,豪华轿车,名贵衣衫、箱包,大把大把消费等,就不能抛开与物质的纠缠,就像“老和尚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小和尚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一样,许多人也可能一辈子放不下,这天天不是个滋味,左想也不是,右想也不是,也不想想自己能否达到那个地步,不去听一听心的声音,按照最现实、最真实的想法去行事,去体验真正的快乐。当然我们在努力奋斗,但不能背负一个过重包袱去前行,心中始终充满不满、怨恨,满眼都是物质。佛家有句话:“玫瑰就是玫瑰,荷花就是荷花。”两者始终无法比较。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这句话已深深烙在我心里,同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于丹教授讲授的论语,让我明白: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以诚相待地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立志、知道什么是“仁义”、“道德”、“忠恕”,如何做到“忠恕”等等。继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这样自己会变得完善、充实,才会更好的完成的各项工作,更好的履行职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自己,服务于自己的心灵。

让我们品味人生,修身养性,愉快工作,无悔一生。

二○一二年九月十九日

《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本文共765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