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关于《红楼梦》的读书心得体会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红楼梦》的读书心得体会1
读完《红楼梦》,不是滋味,似有些许感触。孰为宁荣二府家破人亡,或为红粉佳人香消玉陨,抑或为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烟销云散?《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秀的长篇章回小说,它的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复杂而又和谐的结构,布局上。序幕拉开,出场引线人物,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意思是把真事隐(甄士隐)去,用假语村言(贾雨村言)写出,为闺阁昭传。纵观《石头记》,这石头沾染的胭脂味还是挺浓的,书中众闺阁裙钗个个堪称是巾帼豪英,须眉男子则个个近乎‘禄蠹国贼’,都是坏男人。曹先生可谓是女权主义第一人,反对男尊女卑,甚至有点重女轻男。他为女儿摇旗呐喊,颂扬讴歌,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红楼梦》体现了一种落败的趋势,不管是仕途的、家族的,还是爱情的。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的中国传统中是不可多见,当然也应是不可或缺的。萧史弄玉、相如文君、张生莺莺等等,俱是才子配佳人,但宝黛钗的三角恋却是以悲剧收场。我不得不感谢高鹗,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达不到曹雪芹的水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不,应说是辞世或登仙,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
对于她来说,死是她所有悲剧的总结,是她的解脱,是她的终结。当她在地下安静地沉眠时,看着宝玉人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是幸福的。不是我天生残忍看悲剧,但不是有这样两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黛玉这大观园里的出水莲,逆和孤僻,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豪无避讳,言随心至,始终执着着自己的那份纯真,那份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大观园中,伤感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潇湘馆前,悲叹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落得个一缕香魂随风散。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自问世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过,并产生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同是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这点我倒是相信的,倒是那种说现代科技、文化,林林总总,都蕴藏在《红楼梦》中,就实难苟同。本来薄薄的一本书却硬要把大千世界都塞进其中,未免太不理智了,难道我们会因此而受益。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当饭吃,也不能不停、永远地嚼下去!
《红楼梦》的读书心得体会2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在陈老师的倡导下,我忐忑地翻开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先生写的《红楼梦》。都说《红楼梦》里面生字词多、人物多、伏笔多,是需要花费心思仔细品读的一部巨著,真担心自己看不进去。没想到,开篇的神话传说就格外引人入胜,遇到看不懂的字词就随时查阅字典,不知不觉便看到了第十回。虽然只看了个开头,但还是感受颇深:
开头新奇,用女娲补天这个众所周知的神话故事作为开头,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兴趣,让人按耐不住好奇心地往下翻看:这块被女娲废弃的石头后来怎样了呢?原来,作者假借这块石头经历讲述了一个“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故事;原来,被世人误解为矫情的林黛玉是一棵绛珠仙草,贾宝玉是神瑛侍者,绛珠仙草下凡历劫是为了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原来,贾雨村是暗指“贾语村言”、甄士隐是暗指“真事隐”、甄英莲是暗指“真应怜”……果然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啊,作者的讲故事的手法、对文字运用的手法真是到了炉火纯青、让人叹为观止的境界。
诗词优美,寓意深刻。一首《好了歌》道出了人世沧桑,为整部小说伏下了悲凉的基调。又如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正册》,竟然把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姓名、命运都蕴含在了诗词中。再如《红楼梦》十二支判词,又对十二钗的人物结局做了一个隐晦的总结,读后感。被87版的电视剧谱上曲后,格外的优美、别有韵味,最喜欢的就是里面的主题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彷佛自己亲历了一回仙境似的。
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林黛玉的“娴静时如名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王熙凤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两湾柳叶掉捎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等等,一下子就把各种人物的形象、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鲜明生动,彷佛这一个个历史人物就近在眼前,娓娓叙述着他们生平的故事。
相信,随着故事的层层推进,后面还有更多的精彩在等着我们。
《红楼梦》的读书心得体会3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对此我也不必用太多的语言来修饰。去年暑假,在好友婷的引导下,我得到了《红楼梦》带给我的精神上的'洗礼。而今年暑假,是我第三次读《红楼梦》,此次我悟到了更多……
小说以贾、史、薛、王四大家族为背景,宝黛钗三人的爱情悲剧为明显,广泛的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转衰的过程。小说刻画了一个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大到府中夫人,小到不起眼的丫鬟,我想书中的每个人无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林黛玉,她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她的才华。她如那一池带着灵动而流过沁芳闸的活水,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飘絮。正是因为你又如水的娇弱,最终还是在真爱与他人的良辰之时泪尽而逝。“木石前盟”伴着如雨般的泪水,化为永久的遗憾。
薛宝钗,这个二百年来饱受读者指责厌恶的任务,她又何尝从这段感情纠葛和婚姻中获得过快乐。宝钗是一个早熟的女孩,可怜的她要为自己考虑更需要为整个家族着想。宝钗聪明睿智,大方得体,但她却悲剧性的始终没有明白一场毫无爱情的婚姻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
小说如一只哀婉凄伤的交响曲,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生悲剧构成一个个不同音色的音符,所有的音符贯穿了人生的各个层面,从主子到奴仆,从宫廷到民间,从成人到少年,无不具有着一段哀伤的爱情。或许正如小说第一回的绝句所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的读书心得体会4
《红楼梦》看似是一场泪洒书画的儿女情长,实则包罗万象。有人说它无聊,只是这百年巨著,恐怕儿女情长是万万不够。它对细节的描写,对人物的刻画,对环境的概括,都烙进每一位读者的脑海中。
那曾经奢侈多年的世家,到头来也不过曲终人散。只不过,我们忘不了黛玉,更舍不得宝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为他流尽此生眼泪,最后,也因他抑郁而终。敢爱敢恨,奈何那世人的眼光。他亦如此,为她疯癫,最后剃发出家,戒掉这一生的心痛。但愿来世啊,有情人终成眷属!其实,我最爱凤姐。她虽泼辣,却也潇洒坦荡。“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机关算不尽,交织悲与欢。欢一场,悲半生,宿命呀,向来如此。
其实《红楼梦》是一部反应封建社会的缩影小说。它非常深刻的描绘了一幅中国封建的社会关系图,描述了各种的阶级,政治集团,以及各种伦理道德和种种矛盾。是一个封建社会的集中反应,对当时的社会是一种批判。我敬佩曹雪芹的这种精神。这部小说也好像是曹雪芹的自传。他那坎坷的一生就如同小说一样。其中的种种无奈和悲愤在小说中有很多的体现。
《红楼梦》的读书心得体会5
忙碌的时候,偏偏又捡起了《红楼梦》。在每一个缝隙里品读《红楼梦》,唤醒某些封尘了几个月的记忆。于是,再一次迷上了《红楼梦》,哼鸣着最爱的《枉凝眉》曲调,在贾史王薛这四大兴旺家族的.兴衰间游荡,灵魂仿佛出壳,嘴里咀嚼着半白话文的语言,思维被某些东西进一步的净化着。
现如今,再次捧起红楼的我不单单是只看跌宕起伏的情节,还有那优美饶人口味的诗,我的目光地聚到了林黛玉,我深爱着的颦儿,她忧伤的才气,她寄人篱下的孤独心情,她不落俗套的才情气质,她,是我最爱的一个文学角色,从未那样痴迷一个不存在的人,或许,有些原因是陈晓旭为林黛玉塑造的魅力形象,但是因为她的性格她在书中的个性,让我欣赏而又心痛。
当初看到前世为绛珠仙子的她,因与赤瑕宫神瑛侍者的还泪之说而下界,从那一刹那,她在我心中已与其他人物不同。她是神仙,仙子,清清爽爽一株绛珠草,正应了《葬花辞》中的质本洁来还洁去,来得纯洁高洁,去得也飘逸纯洁。她不同于大观园中其他的女子,尽管,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她过于刻薄、矫情,话语太过冷淡,但是那也是她保护自己的刺,会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她十几岁就孤孤零零住到了外婆家,一家子大家族,就是那薛宝钗再不济还有一个哥哥一个母亲,而颦儿,先是没了母亲,接着又没了父亲,孤零零一个人,怎能不哀伤?寄人篱下,她还不是得看人眼色行事,所以,她再面对别人时才会用冷淡把自己包裹起来。
这样的感触我也是有的,想当初被父亲送到李姨家,虽然李姨对我还不错,可是我心里几时不是充满忐忑,甚至变得刁钻,有时会和李姨故意争吵,害怕让她把我看的软弱,受人欺负。我想,颦儿那时候的心情无异于当时的我,而我只是短短两三个星期,颦儿短短的一生却有那么长的时间寄人篱下,唉,若是换了我,怕每晚都会在被窝里咬着枕头哭泣。这样一想,颦儿的一言一行又何不是合乎情理的呢?
在我觉得,在《红楼梦》里曹老最费笔墨,最费心,几乎是用自己心血塑造的角色除了贾宝玉,恐怕就是林黛玉,也就是颦儿了。从她一出场,费心写出的诗句就奠定了颦儿将成为文章的女主角。世外仙殊寂寞林永远茂盛地生长在我心里。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关于《红楼梦》的读书心得体会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