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读书笔记关

时间:2024-04-17 22:31:10
读书笔记关[本文共12167字]

第一篇:国关导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刘冬明10300170053思想政治教育

一国之内以及一定区域内的文明冲突可以说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就拿我们国家来说,从秦朝一直到清朝就一直存在着北方游牧民族文明与南方耕种民族文明之间的冲突。在西方,不同宗教文明之间的冲突更是由来已久。然而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却是姗姗来迟,世界范围内的文明交流很早就有,比如说我国古代就有陆上丝绸之路一直延伸到欧洲,而海上的丝绸之路则是一直延伸到了非洲东海岸。但这些都是和平的交流,基本上没有产生什么冲突。在我看来,最早的世界意义上的文明冲突应该算是欧洲航海国家与印第安人文明的冲突,随后还有工业社会的西方文明与非洲的冲突,离我们比较近一些的我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屈辱史也不妨可以看作是西方文明、日本文明等诸多外来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一次剧烈的冲突。可以说,如今的国际形势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各种不同的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所决定的。

在作者亨廷顿看来,从后冷战时代开始,全球政治格局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全球政治。亨廷顿认为,冷战后“冲突的主要根源将是文化;各文明之间的分界线将成为未来的战线”。从这句话可看出,亨廷顿主要谈论的是“文明的冲突”,所以我觉得对“冲突”也应该予以解释和正确的理解。而他的这本书则是旨在对冷战之后的全球政治的演变做出解释,提出一种分析的框架和范式,提出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变化了的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

作者从美国近年来遇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出发,进而投射到全世界,以期用美国的视角来看待世界问题。所谓美国近年来遇到的问题就是40年前,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风起云涌,黑人、拉美、亚裔等族群的力量越来越强,欧裔白种人的权利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许若干年后,新的移民将无法接受正在支配美国的西方文化,传统意义上的美国也将不复存在。

亨廷顿在这本书中主要提出的是,世界文明是由西方文明(基督教)、中华文明(儒教)、印度文明(印度教)、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斯拉夫文明(东正教)、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组成,每种文明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而非普世的。正是由于文明之间的独特性,才会有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正是造成世界不稳定的罪魁祸首。而要想消除这些不稳定的状况,重建世界和谐的秩序,那么各种文明就应该和睦相处,各文明核心国就要遵循三个原则:(1)尽量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2)互相协商遏制和休止彼此文明的断层线战争;(3)努力探寻并扩展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惯例和习俗方面单色共性,学会如何在复杂的多文明的世界内共存。

作者能够透过复杂的世界局势,对世界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可是作者在本书中所作出的结论却是我不敢苟同的。

亨廷顿身为一个美国人,在美国的文明环境中长大,他的思想也就很难不带有美国的色彩。美国屡次以人权等等理由干涉他国内政,一直以世界老大自居,总要把她的那一套文明,价值理念强加到他国头上,无怪乎亨廷顿会认为世界冲突的根源在于文明的冲突。亨廷顿看待世界秩序以及国际关系并没有真正站在世界的高度上。

作者在书的最后提到,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

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他认为不同的文明之间存在着界限,跨过这条界限便会引起冲突。可是在我看来,最终不同的文明是要融合在一起的。纵使现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区别鲜明的文明,但是有很多东西却是共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其最终结果无非是求得人类的最终解放。人权等一些普世价值观念最终总会成为文明的主流。

另外,我觉得文明冲突并不是世界动荡的根源,其根源应该是经济的不平衡。无论在什么时候,实力总是决定一切的。经济够强,枪杆子够硬,别国自然不敢侵犯。如果所有国家经济实力都相差不大,那发生冲突的概率无疑是要大大下降。

总之,文明冲突与融合对世界秩序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但决定最终局势的还是国力。

第二篇: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读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一)

顾自安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361005)

提示:仅供交流参考,请勿转载或引用。

制度与转型: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题记:任何党派的政客都深信,制度转型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因为正是合理的制度安排才引起了经济的发展。

——matthews (1986,p917)

1、概述引言:

制度经济学共识:制度是重要的

分歧:什么是制度,及其理解。

主流经济学:既有的经济理论和发展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无涉与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首先必须用制度因素来解释。(奥尔森1996,诺斯1998)

东欧巨变和转轨10年的结果:华盛顿共识逐渐失去吸引力,经济发展中出现新的变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这些变数应该用各国的制度质量的差异来解释。

2、理论内容:

2.1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

新的意义在于区别与传统的制度主义(范伯仑、康芒斯)

旧制度主义的缺陷:非理性和描述性,对德国李斯特历史学派的偏爱导致其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裂。

新制度经济学的两种理论思路:1。侧重于特定制度下私人部门的治理结构不同选择。试图解决的问题:何时市场交易成本最低?何时企业内部交易会替代市场。(内涵了市场企业的二分法)2.制度是可变的,不同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效果,以及制度变动的内部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的问题:是继承了主流的范式,还是只是在研究主流所忽视的问题,并采用了全新的范式?

前者观点的主张者:假设制度既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的理性行为,把制度作为经济学的主题。

后者的主张者:新制度经济学必须完全否定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2.2基本假设

共同的假设:个人主义假设

(个人主义的方法意味着所有的经济绩效最后都必须由个人行为来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可观测的社会经济继续都是个人行为的可预期结果。法经济学认为:经济绩效的产生不仅来源于个人行为,而且来源于那些人们行为之间的相互互动所形成的共识【如果存在的话】以及被合法化的制度。)

不同的假设:主流:(1)完全理性(2)零交易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1)有限理性(2)正交易成本

2.3制度

现实的经济行为在主体多于2时,不确定性的存在就是客观的,如果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则交易者会采取短期行为。

……此处隐藏7460个字……工作的自信,教学的底气,更让我走出了工作初的失落与迷茫。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让我明白了学生的成长过程,各个年龄阶段学生在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据此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运用能激发儿童兴趣的教学语言等;《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中的课堂实录和理论剖析,让我领会到优秀教师的风采,深感教学的艺术性,从而明确了自己教学之路的方向,尝试着为孩子营造艺术和学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给教师的建议》为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在课堂上如何调控,如何为孩子创造自由健康成长的空间;读《如何走进新课堂》使我懂得课堂是生命成长的沃土。教与学的经历对教师而言,将不再是教师在用生命点亮学生明天的同时,步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结局;教与学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也不再是简单的靠学海无涯苦作舟”。而应反映出教师为探索永无止境的课堂教学优化中,学习新知,发现规律,充实自身的轨迹;学生在知

识储备增长的喜悦与彼此发现与欣赏中。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由黄金屋”,那些大文学家、大教育家、大艺术家充满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语,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大宗教家们超脱的情怀,甚至平民百姓、推车卖浆之流的可贵的品质和真诚的爱心,都会我们的生命变得特别开阔、灵动、开放、乐观、旷达、鲜亮;使我们的感情特别丰富和细腻,特别饱满和高贵;使我们永远不满现状、不断进取、大胆创造、革新自我,永远追求那种令学生激情满怀的生命境界;使我们的教学产生那种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教师专业底蕴得以厚实的路径。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如果没有书香滋润,我们的生命将是何等乏味与孱弱,我们的教学将是何等的死板与无趣。人的灵魂,也许只有经过书香沐浴熏陶后,才能充实丰盈我们健康的生命和一颗恒抱希望的心,我感谢这么多年书籍对我的滋养与磨炼,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个不可多得的知己。在宁静中,让我从那字里行间读出一种无言的神圣与庄严,让我有一种摆脱了世俗的喧闹的踏实与坦然。给人生铺砌了一条五彩斑谰的路途。那飘逸的梦想,时时温暖着我的人生。

第四篇:教育笔记 关爱与呵护

关爱和呵护

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一代,他们拥有很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但同时也是值得同情、关爱和呵护的一代。很多家长因为工作或其他的原因,留下孩子在爷爷奶奶或亲戚身边。其实这样的孩子是非常缺乏关爱和安全感的,隔代的教育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很多不好的影子。例如:孤僻、任性、过分依赖……这些孩子在爷爷奶奶身边孤单地长大,在他们的童年里没了欢声笑语……这些孩子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留守儿童”。

幼儿园也有很多这样的孩子,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例子:

惠惠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家,跟着外婆一起过。由于生活在乡镇,农村的路不好走,外婆每天送她到幼儿园也是十分地辛苦!而这个孩子呢?相较于其他小朋友的话,性格上面要“怪”一点……不爱说话,不喜欢交朋友……

有一次,班上有个小朋友欺负她,问她要糖果吃,如果不带糖给他吃就不和她玩。她吓得直哭,不敢说话,更不愿意上学了。我注意到这种情况后制止了那个小朋友,让那个小朋友道了歉,她才好一点。之后,我每次有意无意地跟她说说话,开导开导她。并抚摸她的头和手,让她感觉我很容易亲近也很喜欢她。起初她并不愿意和我说话,但后来慢慢地也会说了,会笑了!

我看着她纯净的笑容感觉心里很暖,不禁的想:孩子的内心是纯净的,需要关爱和呵护。只要用你的心用你的爱去融入她,让她感受到。那么,他们一定会变得更活泼、更可爱!

第五篇:读书笔记

安丰初级中学教师读书心得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

安丰初中 赵 嵩

自从上学期学校安排了教师读书活动,我从图书室借阅了几本自认为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有《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等。起初,也只是随手翻翻,可真正在闲暇时打开阅读,却又不一样的感受。对《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我特别喜欢,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学生的生源质量,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这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这本书的书名就已经告诉我们,应该将教师与医生放在一起联想。医生看病的原则首先是“望、闻、问、切”,即要实事求是,再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刨根问底,进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出药方治病救人。

王老师的这本书实际上就是这样在引导我们的教师应该更加专业一些,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或是仅凭经验来处理问题。诚然经验对教师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经验引来的思维定势,逐渐懒惰的思维方法有时却有致命的危险,或者说对于教师个人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人们都说“人心隔肚皮”,很少有人能够对每一个人都能洞察心机,再加上可能出现的代沟,初中生当中的一些想法简直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看似简单幼稚的问题在他们眼中却显得至关重要,反而需要引起教育者的深思。

教育是什么?是考试?是成绩?是升学?这些教育手段渐渐成了目的,凌驾于教育之上,而教师本身也就成为了一种谋生的手段,教育过程甚至成为一种追名逐利的捷径,试问有多少老师能够真心去教每一个学生?在这种“目的”的引导下,问题生就真成问题了,很多本不该划为问题生的也变成问题生了,也许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这应该是每个教育者都不愿看到的。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我们的学生呢?这本书除了告诉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外,就是要我们关心学生的需求。现在有太多的学生被家长当做白板从而复制或打印出自己想要的模板了,学生也是人,是人就有需求,白板仅仅是家长看来的白板,实际上经过学校及社会的影响,学生这块板上并不是随意能刻画的来的。比如书中分析学生去网吧的原因时就很透彻,说到底就是学生把自己在家在学校以及和同学朋友间未能发泄的东西 1

安丰初级中学教师读书心得

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天堂的过程。 而且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越是直接跟他说不要去做某事,他反而越想去做一样,因为这种教导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产生的矛盾更成为了一种催化剂。不问青红皂白,只问是非对错,到头来真不知道到底孰是孰非,孰对孰错了。

对于老师来讲,这本书堪称工具书,特别适合任课老师阅读,它比较全面地罗列出了学生在青春期所出现的一系列典型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应方法,现在很多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从更深层次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因此时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本书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首先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想清楚后再进行处理,而不是想当然地马上批评教育,孩子的心灵很可能因此而受到伤害,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出现更多的问题。老师仅靠学校里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是很难对付现在的学生的。

如果你还在为问题生而烦恼,建议你读一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相信你您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加得心应手!

《读书笔记关[本文共1216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