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匠人精神--读《袁隆平的世界》有感
2021年5月22日13点零7分,苍穹上又一颗明星陨落,敬爱的中科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医治无效与世长辞,长沙一改连日的连绵阴雨,天空如洗、鲜花含悲。川流不息的人群,传递着连绵不断的哀思。社交网络上更是溢满悲痛,大家在网络吊唁厅线上献花、燃烛、点“星”,遥寄哀思。网民纷纷留言缅怀,在对这位“稻田守望者”表达感激与敬意的同时,更有不少年轻一辈发出“以身承志继往开来效袁公”的心声。
袁隆平漫长的一生中,一直与中国现代的历史进程结伴而行,唯一不变的是,他心里装着“民以食为天”,他用一生实践着这样一个哲理“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乃是洞悉生命的本质,培植人类文明的事业,从事这样的事业,乃是生命的价值所在”。书中有很多细节真实的让人动容。有袁隆平“刚的笑容,”有40摄氏度高温下稻田的芬芳,有袁隆平青年时代刻骨铭心的初恋,有饥饿的小,有团队探索的艰辛和喜悦,有杂交水稻科学探索历程的第一次公开,有转基因
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终其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袁隆平的世界很大,大到享誉世界,因为是他播下了世界粮食充实的物质繁荣和平的种子,袁隆平的世界很小,其实就在稻田里,在一粒种子里,更在人心里。终其一生只为一件事,一件心怀苍生了不起的大事,这不正是一种匠人精神的体现吗?读着读着,我便心潮澎湃,翻开近百年的国贫民弱受人欺凌的屈辱历史,挺起中华民族脊梁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民族责任,更是“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民族信念。
先辈们“为中国崛起而读书”的民族气节才使得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
为燃尽生命解开钱学森密码的高伯龙,1971年,钱学森的两张神秘小纸片,递到了国防科大,这两张纸带来的难度,堪称世界级密码,无异于让一个从未见过火箭的人,去设计火箭,高伯龙带领团队历经20年艰苦攻关,40年漫长跋涉,在重重艰难险阻中,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制激光陀螺的成功之路。
“布鞋院士”李小文,在国内遥感学界是泰斗级别的专家。在日常工作中,他对待学生非常平易近人,而且生活俭朴,常穿一双布鞋,因此被人称作“布鞋院士”。
沉默是金的黄旭华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无声的英雄故事。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实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有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张弥曼在谈科研经历时说道,平均每年有三个月的时间在野外工作,基本上都住在老乡家里或者住在祠堂的戏台上,野外没有洗澡的条件,难得有热水,洗头发都舍不得,只用毛巾沾些热水擦一擦,几十天、两个月、三个月都是这样。
一生奉献给核事业的林俊德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当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已经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扶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工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的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任何一个科学家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不仅是单纯的专业水平所决定的,还必须有可贵的人格和精神境界所支撑。从这群人身上,我能看到时代的印记,看到中国的脊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向这一位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普通人身上学到我们身上所缺少的东西,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平凡,永远是人生的常态,但平凡能孕育伟大,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业。管建刚先生曾写过一本书,叫作《不做教书匠》,而作为一名教师,我恰恰认为应该做好一个教书匠!其实教书也需要匠人匠心,以恪尽职守的意识、热爱教育的态度、严于律己的精神,发扬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工匠精神,踏实工作、立足岗位,不断丰善自己,才能被称作一名好教师。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谁又敢说这个世界不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呢?